- 强信心 鼓干劲 激活力|太原:以科技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2025年07月08日来源:太原新闻网
提要:作为省会城市,太原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力,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迈向“十五五”新征程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和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活力中国调研行·山西篇”主题采访活动,聚焦全省各地在提振消费、科技创新、扩大开放、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
作为省会城市,太原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持续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力,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科技攻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走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研究所,国内首条毫米波陶瓷器件封装智能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这项技术填补了我国在混合集成电路智能封装系统解决方案领域的空白,标志着我国在高端电子制造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
中电科风华信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也传来捷报——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碳化硅晶圆缺陷检测设备,并延伸开发出6大类第三代半导体缺陷检测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
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太原市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新能源、文旅经济”六大优势赛道部署创新链的具体实践。截至目前,全市已组织实施71个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150余项,累计获得各类知识产权300余件,成果转化实现销售收入超10亿元。
智慧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内,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正沿着轨道模拟煤矿井下作业场景。它搭载多种传感器,具备红外热成像、视频识别、气体检测等能力,可对异常工况进行AI分析并实时报警,有效替代人工巡检。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达自控深耕智慧矿山建设30余年,形成了覆盖煤矿全环节的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其基于CPS(信息物理系统)的智慧矿山整体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安全性与效率,还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排放。近期,公司通过并购海图科技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
不只是矿山智能化,科达自控还将触角延伸至智慧市政、新能源充换电等领域。其研发的立体式新能源充电管理系统已在20多个省份落地应用,直营布设超过140万个充电口;推出的智慧水务平台则实现了从水源地到用户终端的全流程监测与管理,助力城市基础设施提质增效。
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发展新高地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太原同样走在前列。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成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新型生物材料三类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医疗美容、妇科、泌尿科等多个领域。
依托锦波生物这一“链主”企业,太原正加速构建合成生物产业集群,集聚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以锦波生物为核心,涵盖化学药、中药、功能蛋白研究平台在内的完整产业格局。
与此同时,太原市大力实施“链长+链主”招商机制,推动“1233”重点产业链体系建设。全市已完成95家链上企业认定,177家企业纳入省级重点产业链名录,产业链企业营收占全省比重超20%。
创新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与服务体系支撑。近年来,太原市持续加大科技投入,设立信创产业基金,重点支持半导体材料、AI算法等关键环节,并提供最高500万元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补贴。
以百信、烁科晶体、云时代为代表的核心企业带动上下游超百家配套企业协同创新,在国产芯片材料、信创硬件、智慧矿山等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06家,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
此外,太原市还建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常态化开展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对接活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28亿元,同比增长23%。
聚焦未来 构建现代化产业新格局
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启程的关键节点,太原正以制造业振兴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之路。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建设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未来,太原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强化战略支撑,推动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创新高地,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